談談關於「接納自己」的事 - 陳怡婷心理師
看到「接納」(acceptance)兩個字
你會想到什麼?
在許多心理文章不乏會提到學習接納自己、愛自己
而對於看到這類詞語,是否有一種感覺是
「接納好抽象」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好難」
「怎麼做」
何以心理健康與自我接納有關,接納真的能帶來療癒力量嗎?
試著透過說明來介紹什麼是接納。
1.讓痛只是痛,想哭心情就好好哭
正念減壓課程創始人卡巴金博士開展正念練習的基礎有七大原則
分別是,非評價、接納、信任、耐心、非用力追求,放下及初心,
其中根據<正念減壓自學全書>對接納所下的定義是
「承認並允許人、事、物當下所呈現的樣貌」
如其所是接納當下所正在發生的一切,
身體感到疼痛了,當下感受疼痛帶給身體哪些不舒服
心裡想哭泣,那麼當下就讓眼淚緩緩流出來
與身體及心理同在,承接起身心想要如何被照顧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花更多時間是去避免不舒服、
拒絕接受它帶來的種種影響,
此時的痛不只是痛,更多是苦的感受伴隨而來。
像是腳受傷,隱隱作痛的傷口帶給身體不適,
也開始想著怎麼會這時候受傷,責怪自己不小心,那明天要怎麼去工作…
一個接著一個念頭在大腦不斷盤旋,心也就跟著沉淪墜入情緒漩渦裡
直到我們有意識的對自己喊暫停,才有機會回到此時此刻的真實感受去做回應
書中提供一個簡潔又具啟發的公式,可以更明白接納與不接納差異
痛苦=痛苦
痛苦x抗拒=受苦
2.覺察帶來接納的開展
接納從來不是高聲疾呼的一種口號,
是在覺察中不斷進行的歷程,
溫柔且非評價式的與自己靠近,回到當下觀察其中變化。
舉個例子,面對孩子的著急緊張,
我經常會不自覺想趕緊安撫他,
或者要孩子做這做那,遠離著急,
而孩子的無法不著急總是使我既生氣又無力
幾次都遇到同樣情況,直到有一次往內覺察經驗
使我再次遇到孩子很著急時候,有了突破慣性的做法。
那次經驗給了我很大體會,接納的意思可以從書本獲得理解
但是更重要的是回到日常生活覺察自己如何經驗正在發生的人事物
如實的接納,就在當下開啟轉變的可能。
3.從接納自己開始
從意識混沌未明到覺察自己接納不接納,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經驗,必然也有其重要性存在
不接納帶來的折磨與受苦令人難受
卻也在有意識接納來到的瞬間帶來更多體悟與收穫
體驗到當下深刻生命滋味
原來我是痛苦的
原來我有多麼的不舒服
真切地與痛苦共處
於是,接納也帶來平靜,開始醞釀著轉變的可能。
真正的接納,從接納自己真實開始
當自己頭號愛人
留意內在語言如何談論自己,
無論是正向或是負向,只要帶著覺察去靠近它
允許一切如其所是的存在、同在與承接
內在狂風暴雨會逐漸停歇
不再花力氣去抵抗的心也會逐漸靠岸,緩和下來
此刻也記得為自己喝采,
因為你正在一點一滴地把自己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