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分享

現在位置:首頁心靈分享人際溝通

【隱微、不易辨識的日常】-王雅萱心理師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

每週到彰化唸書的交通工具
也從腳踏車改成公車代步
最近在公車上看到一些標語
「拒絕鹹豬手,摸摸也不可以」
「性別要視,不要
看著看著覺得很有趣
一方面肯定公車的用心
努力宣導性別平等與防治性騷擾
一方面也回憶起在性別專題課的討論
性別差異不只有齊頭式的平等
更多的是彼此尊重差異的態度
甚至有時候言語不自覺得其實帶有非常多的微歧視
例如:新聞報導「XX女學霸錄取哈佛大學獲取百萬獎金」或者在路上遇到騎車或開車三寶的人,不自覺會認為,一定又是女的,女生還是別上路當三寶吧!!
諸如種種充斥著隱微歧視的語言出現日常生活中,這些慣用語背後的意涵,無形傳遞出一種男強女弱的訊息,更弱化一個人的自主性和本質,同時也弱化了女性個人獨立自主爭取努力的過程,象徵著權力被剝奪,然而這些日常用語卻常常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周遭。
研究也指出,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有時候是包裹著仁慈的歧視,但往往這些歧視卻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