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中安穩內在力量-陳怡婷心理師
文:陳怡婷 諮商心理師 / 圖:Pexels
耳邊傳來熟悉使人平靜音樂,
將注意力往內,
我感受到此刻身心洋溢在平靜之流帶來的放鬆
看著身旁孩子嬉鬧玩耍,
有時跑過來電腦桌前與我分享剛才發生事情,
我看著他回以笑容,然後繼續未完成的工作,
沒有因為被打斷而感到不耐,保持開放與孩子共處。
我意識到,受疫情影響,
打亂的生活節奏逐漸回復到日常的安適與平和。
時間倒轉回到前幾周,
突然收到學校通知,
孩子改成居家線上上課消息之際,
內在還在驚訝當中,
就急忙趕緊重新安排接下來行程。
之後的好幾天,忙亂佔據全部的生活,
在工作及家庭之間的切換經常需要花比平時更長時間才調適過來,
回到親子互動現場,身心總是緊繃,
腦子不停運轉計畫如何完成每日家庭事務及維持孩子正常作息,
常在好累中結束一天,
心裡面則暗自祈禱疫情趨緩,孩子趕緊回到學校。
揮之不去的煩躁感帶來許多身心不適,
我看見有個「奮力」回應外在,
以及「試圖掌握」疫情帶來生活變動的自己,
多麼想讓生活看起來都在掌握之中,
但也忘記疼惜身處變動中,
調適過程本身會有許多慌張、煩躁等情緒的自己,
多麼需要自我照顧與放慢腳步來重新調整回歸生活的步伐。
正念學習,告訴我:
「活在當下,接受真正的自己」
「如實了知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開始「刻意」將專注焦點,
從積極因應外在移動到觀看內在身心變化位置。
我往內自我「連結」,
覺知正在呼吸的自己,
覺知身體每處的緊繃,
像是催眠般喃喃對緊繃說鬆開,再鬆開,
覺知升起的念頭,意識到那些念頭出現,歡迎然後揮別。
覺知情緒,就只是觀察當下不舒服的心情,
「正念,需要反覆練習再練習」。
之後的生活有好多事情要完成,煩躁仍會上心頭。
但日常練習「刻意」往內覺知正在進行某事的自己,
即使感受到緊繃也是輕輕提醒自己,放鬆,
不試圖控制,也不評價好壞,就只是覺知它,放下它。
幾日後,刻意練習帶來一些慣性反應,
快速往內連結使我煩躁來襲時,
能與之相處,耐心等待煩躁散去,回到平穩之流。
一直在目前生活裡,持續練習與自己保持友好連結,
看待變動環境、心情變化,似乎有更多不受我控體悟,
僅是如潮水一般,來回擺盪,無法停止也無法控制方向。
我所能做的,只是順服自己的心,
接納內在各種感受與情緒,如此而已。
文章發表時間:2022.06.11
耳邊傳來熟悉使人平靜音樂,
將注意力往內,
我感受到此刻身心洋溢在平靜之流帶來的放鬆
看著身旁孩子嬉鬧玩耍,
有時跑過來電腦桌前與我分享剛才發生事情,
我看著他回以笑容,然後繼續未完成的工作,
沒有因為被打斷而感到不耐,保持開放與孩子共處。
我意識到,受疫情影響,
打亂的生活節奏逐漸回復到日常的安適與平和。
時間倒轉回到前幾周,
突然收到學校通知,
孩子改成居家線上上課消息之際,
內在還在驚訝當中,
就急忙趕緊重新安排接下來行程。
之後的好幾天,忙亂佔據全部的生活,
在工作及家庭之間的切換經常需要花比平時更長時間才調適過來,
回到親子互動現場,身心總是緊繃,
腦子不停運轉計畫如何完成每日家庭事務及維持孩子正常作息,
常在好累中結束一天,
心裡面則暗自祈禱疫情趨緩,孩子趕緊回到學校。
揮之不去的煩躁感帶來許多身心不適,
我看見有個「奮力」回應外在,
以及「試圖掌握」疫情帶來生活變動的自己,
多麼想讓生活看起來都在掌握之中,
但也忘記疼惜身處變動中,
調適過程本身會有許多慌張、煩躁等情緒的自己,
多麼需要自我照顧與放慢腳步來重新調整回歸生活的步伐。
正念學習,告訴我:
「活在當下,接受真正的自己」
「如實了知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開始「刻意」將專注焦點,
從積極因應外在移動到觀看內在身心變化位置。
我往內自我「連結」,
覺知正在呼吸的自己,
覺知身體每處的緊繃,
像是催眠般喃喃對緊繃說鬆開,再鬆開,
覺知升起的念頭,意識到那些念頭出現,歡迎然後揮別。
覺知情緒,就只是觀察當下不舒服的心情,
「正念,需要反覆練習再練習」。
之後的生活有好多事情要完成,煩躁仍會上心頭。
但日常練習「刻意」往內覺知正在進行某事的自己,
即使感受到緊繃也是輕輕提醒自己,放鬆,
不試圖控制,也不評價好壞,就只是覺知它,放下它。
幾日後,刻意練習帶來一些慣性反應,
快速往內連結使我煩躁來襲時,
能與之相處,耐心等待煩躁散去,回到平穩之流。
一直在目前生活裡,持續練習與自己保持友好連結,
看待變動環境、心情變化,似乎有更多不受我控體悟,
僅是如潮水一般,來回擺盪,無法停止也無法控制方向。
我所能做的,只是順服自己的心,
接納內在各種感受與情緒,如此而已。
文章發表時間: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