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分享

現在位置:首頁心靈分享親職教養

如何增加孩子們的自信 - 連廷誥心理師


突破自己的限制,我的世界就是無限寬闊 — 如何增加孩子們的自信
文:連廷誥心理師(遇見諮商所所長/心理師)

最近和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閒聊,
談到他最近學開車的經驗,
他最近剛拿到駕照,
但他還是只敢在平面道路行駛,不敢上高速公路,
因為之前在看家人開車上高速公路,
好像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他沒有信心可以一個人開上高速公路。
但在因緣際會下,
他必須要一個人開車到外縣市,
他問了一下家人的意見與建議,在得到他們的鼓勵下,
他就硬著頭皮試著開車上高速公路了,
但沒想到,上高速公路並不像他想像中那麼的困難,
只要順順的開,慢慢的開,其實也是不困難的。
這位年輕朋友跟我分享這個經驗後,
提出他個人的體會,他說:
「只要突破自己的內在限制,勇敢去嘗試,
會覺得很多事並不如原先所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原先覺得很困難因而不敢去做,是自己給了自己限制。」

我們也討論到,
覺得困難,不是因為沒能力、做不到,
而是因為沒有接觸及嘗試過,
所以感到陌生與不自在,
並不代表自己沒有能力。
這是一段很美好的對話,
在過程中,我用好奇及欣賞的態度在陪伴著這個年輕人,
看著他開展著他的自信與勇敢。

有些家長會詢問我,要怎麼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我覺得上述這個討論也是給出了答案。
當孩子覺得很困難,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的時候,
做父母的不要馬上否定他、要他放棄嘗試,
又或者是一味的批評責罵他。
不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先停留在情緒層面,
讓孩子去感受他的「不安」,
這個「不安」是因為孩子缺乏能力嗎?
還是只是因為這是他所陌生的經驗?
大多情況下,多是因為陌生而帶來害怕緊張的感受。
因陌生而緊張不安,是很正常的反應。

「害怕與不安」,就像是人們內在的小惡魔,
當我們可以試著去談談讓我們感到害怕的經驗與感受時,
透過好好的「說與聆聽」,
這個小惡魔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小,
然後再透過「鼓勵」、「陪伴」與「給予機會」,
人們在嘗試中開始突破自己的限制,
一點一滴的長出自己的自信。
「信任」,
是爸爸媽媽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才能長出來屬於自己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