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親子互動從認識安全依附關係開始 - 陳怡婷心理師
將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幼猴放進實驗室的籠子裡,裡頭有個用圓紙筒套上柔軟的絨布做成的布媽媽,另一個是由光禿禿的鐵絲網紮成的鐵絲猴媽媽,特別的是在鐵絲媽媽胸口塞了個奶瓶。
猜猜看,它會把哪一個當成代理媽媽?
當你的心中有個猜測後,試著說說看原因,
從這裡開始覺察我們對教養的看法。
這是個在依附發展理論中很重要的實驗,由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提出來,推翻之前用慾望來解釋人類行為,證實小孩對母親(主要照顧者)的依戀不只是母親的餵養,並且從這也進一步說明依附是本能行為,無須教導,自然會尋求撫慰,而非僅是想獲得滿足生理需求。實驗結果是籠子裡的幼猴絕大部分都是在布媽媽身上,僅肚子餓時才會跑到鐵絲媽媽吸允奶水,很快就又回到布媽媽身上。
這個實驗尚未結束,後來哈洛學者在幼猴對布媽媽有了「感情」後,在布媽媽身上裝上其他機關,像是會噴出強力水柱,甚至在布媽媽身上裝上彈簧,一段時間就會將幼猴彈開,不定期又反覆受到布媽媽的「機關對待」後,幼猴感到驚恐,有時也會朝布媽媽嘶叫,但仍然會回到布媽媽身上,哈洛追蹤長大後的幼猴情緒及行為各方面情形時,發現它們有明顯情緒問題,變得非常孤僻或者有暴力傾向,實驗結果再次為我們說明孩子小時的早期依附情感會影響到日後情緒調節能力及對壓力的反應。
一段安全依附的歷程
那麼如何與孩子共構一段安全依附關係,用一個例子說明可能有助我們的了解。假設有個小嬰孩想喝奶放聲大哭,就在他哇哇哭同時,遠方的母親(主要照顧者)聽見但因為無法立即來到嬰孩身邊,試著放大音量平緩語氣說著你怎麼了,我聽到你在哭哭,媽媽來看看你喔,慢慢的走到嬰孩身旁並且將其抱起,嬰孩感受被媽媽抱起來很舒服的感覺,並且喝著媽媽準備剛剛好溫度的奶水,靜靜躺在媽媽懷抱裡滿足的喝奶,原本緊繃身體漸漸放鬆,沒有再哭泣,臉上表情也慢慢轉為柔和。
嬰孩從「本能、做出反應、獲得回應」的過程,即是獲得一段安全依附發展經驗,試想如果嬰孩在每次與主要照顧者互動中,都能獲得需求滿足,那麼一次又一次,孩子心中將會慢慢產生安全感,開始信任自己有需求時,呼喚(表達)是可以得到回應,不僅是主要照顧者會回應我,也願意信任世界會回應我。
主要照顧者愈是理解自己依附風格,和孩子間依附關係愈健康
明白一段依附關係是主要照顧者與孩子之間互動而來,而陪伴孩子長大過程,主要照顧者的「同在」更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依附很重要部分,同在創造出一段有品質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當下所表現出來的表情、語言及行為,能立即給出共鳴式回應。只是好多時候的人在心不在,心在過去及未來迷航,或者生活中太多煩心事佔據心頭,這些都會影響同在品質,活在當下的孩子總能感覺得到。依附研究指出父母對孩子的回應表現,和過去童年經驗息息相關,因此回顧早期成長過程的依附關係有助於理解自己,重新找回安全依附關係,對於改善教養關係亦有同等幫助。
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可以透過自我反思問句,像是我有哪些家人,我是如何長大的,我和父母親相處情形等,另種方式則是填寫人際依附風格方式來認識自己,無論是哪種形式,找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能傾聽在這趟探索旅程中你所有的發現,也可以從分享中加深對自我的理解這是很重要的。
成人的依附關係藉由不斷反思與覺察童年生活,重新習得安全依附,孩子在童年時期的依附關係同樣若有新的安全依附關係或者對象出現,孩子仍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與孩子每次相處經驗裡,對我們有幫助的是,持續聚焦在目前自身的依附狀態如何影響與孩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帶入覺知進入當下教養現場,輕聲關心當下自己怎麼了,我做了哪些事情,孩子的感覺是什麼,接著別忘了我們愛孩子,我們並不完美,覺得自己做不好,開始有自責是很自然會出現的情緒反應。而調節良好互動,很大一部分是在於犯錯與修復,增加對依附關係的認識也能幫助我們在教養現場與孩子不同調時,可以用依附眼光來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經驗與需求,從這也提供一個機會來認識自己依附需求,無論與孩子相處還是自己的人際關係面向都能帶來更多健康關係。
祝福我們,謝謝自己,總是那麼願意學習更多愛自己及孩子的方式。